剛剛講落地的事,老漢去A了點別人寫的資料出來
請大家耐心花點時間看看,也許下回搭飛機落地時會有不一樣體會

常常在飛行途中,或多或少,
總會聽到有人會討論說:今天好像落地落得比較重。
或是有人說:上次的落地落得好好,一點感覺都沒有。
是的,當飛機從空中緩緩下降到落地這段時間,通常是最危險及最緊張的時刻
落地的好壞,就在觸地的那一瞬間。
我想大家都有經驗,當跳起來後要落下時,
腳尖及膝蓋的彎曲度,通常就決定了落下時,由地面傳到頭部的反饋力量的大小
也就是當腳伸的愈直,人所受的震盪愈大。
落地輕得沒感覺,好…….嗎?

常常聽到搭過機的乘客說「上次坐飛機,機長好厲害,落地輕得一點感覺都沒有」
或是「某家航空公司飛行員的技術爛透了,居然那麼重」。
這些話,除了凸顯其不了解飛行以外,更在飛航組員身上增添了不少壓力,
而這種壓力,亦為自己日後搭機形成了潛在的危機。

飛機自離開巡航高度開始下降開始,整個過程除了電腦運算最佳垂直航跡之外,
飛行員亦得不停的在心裡計畫,因為有太多的因素要考慮:
高度限制、速度限制、減速距離(何時開始將空速降低到可以放出外型)、
地面航跡、風向風速等,以及可能發生各種狀況,為的是什麼?
很簡單,就是安全並準時的落地。
如果到了觸地(touch down)那一刻,卻沒辦法達到乘客眼中的「好落地」,
那實在是太冤枉了。

飛機的 touch down,分有感及無感。
它們所代表的意義非常明顯,而有感落地在層次上來說,是最安全的落地。
有感落地,在機輪觸地那一剎那,便已將飛機向前的動能大量分散,
以飛機這麼大重量的物體來說,有助其煞車距離。
無感落地,按上述的原理,它所分散的前進動能有限,因此煞車距離相對的增加。
另一方面,為了達到無感觸地,飛行員往往在平飄(flare)時盡量帶著機頭,這延遲了觸地時間
但是在很多時候(尤其是順風降落時)更是火上加油。
如果還不了解,試著將一塊石頭以「打水瓢兒」的方式擲出,
可發現石頭前進距離遠;若直接以大角度擲向腳前,石頭則很快便停止前進。

有感落地,是一個絕對安全的落地。
至於很多人口中的「重落地」,則另有所指。
重落地一般說來是接近或超過飛機設計極限的落地(以 G 值代表),而非以個人感覺來決定。
國內航空公司偶而會接到乘客來信投訴某班機重落地,實在令人亦啼笑皆非。
(更何況,很多人開車橫衝直撞、猛踩煞車油門,卻無法忍受一個有感落地)
飛行員在所有載客飛行時,除了安全之外,乘客的舒適亦在絕對考慮當中。
然而很多時候天不從人願,外界因素變化無窮,
實在無法每次落地都能達到無感的境界(雖然我們希望如此)。

在一個風雨交加,但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情況下落地,有感觸地尤其重要,
因為在變化極大的陣風裡,及早觸地才是首要目的。
若此時仍一眛的帶桿,想達到無感的境界,那無異是給全機乘員增添危險。
不觸地,何來的煞車減速?
太晚觸地,除了剩餘跑道不多之外,煞車溫度也會因過度使用而產生高溫,甚至起火。

當然,觸地時所牽涉的所有操作,經驗與能力佔有很大的關係。
也因此,有感的程度,也多少會有不同。
如果觸地的震動真正到了「不舒適」的地步,那麼也許飛行員的操縱或決策有瑕疵
也可能是突如其來的外界狀況改變(如風向、風速)。
不過在下定論之前,必需先仔細衡量「舒適」的定義,
如果是「如同坐在家裡客廳一樣」的話,那麼就實在強人所難了。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起落架結構的不同,
同樣的觸地下降率也會有不同的感受。
如同 50cc 機車的避震系統,就無法與遊覽車相比。
尤其對很多型飛機來說,無感落地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少部份飛行員至今仍以「空中客廳」為目標,在觸地前一刻不停帶桿,並引以為榮。
殊不知跑道雖然長,一旦剩餘不足以煞車,也只能望著機尾後的跑道乾瞪眼。
曾有國內旅客在下機後,轉身對著駕駛艙,向下比了一個大姆指。
看來,機長的落地,並沒有達到他的「標準」。
聽了該機長向我敘述這件事,心中只有難過與無奈。
在台灣,除了飛行員的操縱技術與拿捏時機以外,沒有一個人敢拍胸脯保證自己的落地一定「無感」。
更何況,一個飛行員好不好,不是單從落地就看得出來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ger56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