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為了亞運的事
把整個台灣弄得突然熱血起來
參加國際賽事還敢玩陰的弄人,這公道當然要討回來
但是之後呢?風頭過了,熱血涼了
我們的運動員跟運動風氣
又要被打回以前的老樣子嗎?

這兩年因著練劍的緣分
認識了一些國手級的教練、體院的選手
還有不是體育系統出身
卻一直無悔為體育活動付出的人

像老漢教練在他處兼任社團裡,一位事業有成的老前輩
雖然另有正職本業
多年來還是很熱心的當教練、推社團、帶比賽
甚至花了上千萬,在家鄉蓋了間道館培育人才
(換作老漢,大概會拿來買豪宅讓自己爽一下吧!)

教練自己也是,平時也有自己的正職
一個人每月只收一千塊學費
要付場租、助教費;要犧牲每個禮拜六跟家人相處時間
偶而禮拜天還要當志工,帶小朋友去比賽
比起上班族的加班費,也沒比較好康
要不是運動員身體裡天生的熱血因子
一般人很難撐得下去吧!

當然不只是在劍道
在每個運動項目裡,都有著這樣熱血執著的人
即使明知自己或是學生
未必能成為下一個盧彥勳或是曾雅妮
卻始終日復一日的為理想努力著
比起現在才在隨便亂幹譙打嘴砲搶版面的人
他們才是值得尊敬的熱血
(那些口水名嘴、政客都去跳淡水河吧!)

幾次在跟體院的助教聊天時
有些人會不經意的說「就小時候不愛唸書,才走體育這條路」
老漢對這種「惟有讀書高」的舊觀念很不以為然
愛不愛唸書跟走體育路有什麼關係?
名校高學歷跟運動選手,可以放在天平上比嗎?
未必!

台灣的體育真想走向國際,應該先往全民化發展
觀念的改變是第一步
要讓大家認為,運動是生活必需的一部分
不是依附在舊觀念之下,可有可無的「休閒活動」
而且是應該內化到生活裡
就像籃球、棒球、足球深入美國人的生活一樣
讓運動成為親子、朋友間共同開始的話題
就算不是選手,也可以很自然的喜愛運動
不是很讓人羨慕嗎?

此外要讓運動員對未來有希望
不只是說政府對國際賽事給多少比賽獎金
花多少錢栽培選手、或是怎麼安排出路
畢竟那是屬於少數人的
那些上不了前線的人怎麼辦?總不能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還是要每個人開始,讓社會對體育有正確的認知跟氛圍
體育活動周邊的商機,自然慢慢的會浮現出來
這時走體育路線的年輕人,也就會有他們的出路
才是未來該走的路

來老漢這兒的朋友
您是不是下班就變成沙發馬鈴薯?
您上次去現場看體育賽事是多久以前呢?
如果您真的有心支持體育
現在開始找個時間去走走動動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iger5657 的頭像
    tiger5657

    老漢碎碎念

    tiger565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